11月10日,《綠色投資指引(試行)》正式落地。這份被業內人士稱為本土化的“責任投資原則”的《指引》明確了綠色投資的內涵、投資目標和原則,以及開展綠色投資的基本方法,并規定了綠色投資的評價和監管要求。專家認為,這份行業自律規范,為投資者進行責任投資提供了導向性指引,在中國綠色投資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綠色指標量化與設計等方面發揮重要的政策指導作用。《指引》明確四方面主要內容隨著中國金融對外開放逐漸深化,責任投資、綠色金融的概念在國內資管行業變得耳熟能詳。以環境(E)、社會(S)和公司治理(G)為核心的ESG責任投資是資管行業新興的投資策略。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介紹,起草《指引》一方面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和七部委《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任務要求,另一方面則是適應行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指引》將作為推動行業ESG責任投資的重要抓手。正式發布的《指引》共分五章十八條,相對于3個月前的征求意見稿有所精簡,主要包括了四方面內容。一是《指引》界定綠色投資內涵,明確《指引》適用范圍。綠色投資是指以促進企業環境績效、發展綠色產業和減少環境風險為目標,采用系統性綠色投資策略,對能夠產生環境效益、降低環境成本與風險的企業或項目進行投資的行為。《指引》適用于公開和非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或資產管理計劃的管理人及其產品。其中,為境內外養老金、保險資金、社會公益基金及其他專業機構投資者提供受托管理服務的...
發布時間:
2018
-
11
-
13
瀏覽次數:112
我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又出新舉措。11月9日,從省財政廳、省工信委聯合召開的河南省供應鏈金融推進會上傳來好消息,我省首支供應鏈產業發展基金正式落地,首期30億元規模,預計未來總規模達500億元,將破解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助力發展實體經濟。?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并走向更加廣闊舞臺。河南首支供應鏈產業發展基金的成立,正是這一精神的重要實踐。據了解,供應鏈金融是依托于產業供應鏈對單個企業或上下游多個企業提供全面金融服務,降低整個供應鏈運作成本,構筑銀行、企業和供應鏈的互利共存、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是促進金融業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河南供應鏈產業發展基金的成立,是我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一項標志性成果,未來將推動全省供應鏈金融發展邁上新臺階。”省財政廳副廳長趙慶業表示。河南省供應鏈產業基金由河南遠海中原物流產業發展基金、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三門峽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河南中原聯創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富系統(深圳)有限責任公司和恒豐偉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作為基石投資人聯合發起設立。該基金為母子基金運作模式,以基金為紐帶,與央企中遠海運物流公司和產業龍頭企業深度協同,整合產業、物流、貿易各方資源,形成產業、金融、物流、貿易“四位一體”、專業聯動的去中心化合作模式。...
發布時間:
2018
-
11
-
12
瀏覽次數:82
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提高制造業服務化水平目前,制造業服務化已成為全球產業發展重要趨勢,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將服務作為獲得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從單純提供產品和設備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系統解決方案轉變,服務要素在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地位不斷上升。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進制造業服務化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當前,一些西方國家逆全球化思潮涌動、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制造業企業面臨著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加大、國內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新問題新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大力推動制造業服務化,向全球消費者提供“制造+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可以更好滿足用戶需求,增加我國制造業附加價值,提高綜合競爭力;同時還能減少資源能源等要素投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減輕環境污染。可見,制造業服務化可以為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新的發展空間和重要推動力。提升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全球價值鏈包括設計、產品開發、生產制造、營銷、物流、售后服務、最后循環利用等多項增值活動。生產制造只是全球價值鏈的一個環節,而且增加值較低,容易被模仿,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而生產制造的上下游均屬于服務范疇,增加值較高。推動制造業服務化,可以促進我國制造業企業向價值鏈上、下游延伸,提升我國制造業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制造業企業全要素...
發布時間:
2018
-
11
-
09
瀏覽次數:113
11月2日,河南省政府國資委主任李濤接受河南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期一年全省共處置“僵尸企業”1124家,超額完成預期目標,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三煤一鋼”等重點工業企業一舉扭轉連年大幅虧損的局面,創近五年最好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0327.1億元,增長11%;累計實現利稅1267.1億元,增長10.1%。26戶省屬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03.8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8戶工業企業盈利55億元,同比增長45%。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的總體設計和具體部署,要再用一年時間打一場國企改革的“掃蕩戰”,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李濤表示,要突出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僵尸企業”處置后續工作。重點做好破產清算、債務化解、稅收清欠、企業登記、職工安置等五項工作,確保資產處置、債務化解、職工安置到位。二是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重點推動產權結構改革。全面完成各級企業公司制改制,重點在二、三級公司層面實施60個左右具有較強影響力競爭力的混改項目,加快推進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培育推動一批企業上市或整體上市。三是以提升企業效率為重點推動組織結構改革。以“小總部、大產業”為目標,基本完成企業集團總部職能改革、內部重組整合,全面完成壓縮管理層級任務,建立統分結合的公司管控體制,實現扁平化管理,提升決策運行效率。今年年底前完成10家省屬企業所屬52戶三級以下企業清理工作...
發布時間:
2018
-
11
-
08
瀏覽次數:146
財政部周一(5日)發布《關于科技企業孵化器 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稅收政策的通知》。財政部通知顯示,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自用以及無償或通過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在孵對象使用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其向在孵對象提供孵化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通知》明確,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應當單獨核算孵化服務收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認定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科技、教育部門另行發布;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認定和管理辦法由省級科技、教育部門另行發布。《通知》顯示,2018年12月31日以前認定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自2019年1月1日起享受本通知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2019年1月1日以后認定的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自認定之日次月起享受本通知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2019年1月1日以后被取消資格的,自取消資格之日次月起停止享受本通知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以下為財政部原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科技廳(局)、教育廳(局),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科技局、教育局: 為進一步鼓勵創業創新,現就科技企...
發布時間:
2018
-
11
-
07
瀏覽次數: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