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要經過八大環節,第一關就是估值。而一個項目的貴和便宜,最終取決于它能給投資人帶來多少回報。如果未來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的概率比較高,它就應該有一個相應的資本市場的價格。創業項目的估值是如何評估出來的?如何判斷這個公司的估值有沒有泡沫?有投資者表示,創業公司的估值如同紙媒的發行量、APP的下載量一樣,外界人永遠不知道具體的數字是多少。一般的創業項目對外公開的估值都會習慣性地“除以2”,個別企業會“除以4或5”,甚至有一些企業直接把估值當做融資額來發布。此時,VC們開始將他們用一開始投入的“SmartMoney”套得的利益變現,剩下一群不了解市場的投資者們,繼續沉浸在暴富美夢。對企業實際價值的公正估計,變得極為困難,因為大量投資者都投入重金,大家都希望估價繼續膨脹。這種被貪婪驅動的盲目投資,最終會導致泡沫破裂。巴菲特評價房地產泡沫時曾說:“泡沫形成的唯一原因,是人們一開始因為一個合理理由買入,但隨著時間推移,買入理由被扭曲。大量人不再在意一開始那個合理的理由,而僅僅關注價格的提升。”下面,整理了一些估值的資料,包括投資機構通過投資前會從哪幾個方面考慮企業的估值;同一個公司A輪和B輪融資的估值為何會有巨大差異?以及從財務角度分享了公司估值的4種計算方法。一、估值考慮的因素任何一個VC在投資項目的時候,估值通常要考慮幾個因素:第一,公司現在的業務和財務狀況,未來三五年你整個的預算大概是什...
發布時間:
2019
-
01
-
08
瀏覽次數:102
1億中原人的消費升級,河南唯一一家消費金融公司迎來兩周歲生日!中原消費金融由中原銀行和中民投共同出資成立,是河南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消費金融公司,于2016年12月30日開業,截至2018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兩周年,服務用戶超200萬人,為河南乃至全國的信貸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截至2018年6月30日,開業一年半的中原消費金融,累計放款金額133.79億元,貸款余額人民幣56.21億元,累計放款突破428萬筆,累計實現營業收入達人民幣1.57億元,為156.84萬客戶提供消費金融服務。據了解,中原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低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12月29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游等服務業發展,改善消費環境。坐擁河南省唯一一張消費金融牌照,中原消費金融如何搶抓萬億消費貸款機遇?針對消費金融小額分散的特點,中原消費金融如何打造自己的風控體系?而在消費金融不良和利潤之間,中原消費金融如何取得平衡?服務客戶超200萬人上半年末累計放款133.79億元 筆均3125元 截至目前,中原消費金融累計服務客戶超200萬人。根據中原銀行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中原消費金融公司累計放款達到人民幣133.79億元,貸款余額56.21億元,累計放款突破428萬筆,累計實現營業收入達1.57億元...
發布時間:
2019
-
01
-
07
瀏覽次數:95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9年起,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于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于1000萬元”。這有利于擴大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優惠政策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使更多的小微企業受益。(來源:央行網)
發布時間:
2019
-
01
-
04
瀏覽次數:84
“當前,證監會首要任務是確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改革;同時,將深化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優化再融資制度,深化市場化并購重組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他強調,證監會黨委將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體要求,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更大力度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閻慶民表示“這將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要落實的重大任務”。近年來,證監會落實創新驅動戰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在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發揮制度機制優勢,形成支持科技創新企業的工作合力。如積極推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為創新企業發行股權類融資工具并在境內上市創造更加靈活和兼容的政策環境,以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支持作用。二是發揮直接融資功能,多渠道支持科技創新企業。證監會不斷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在上市公司中形成了規模效應。截至2018年11月底,戰略性新興行業上市公司已達1268家,總市值11.9萬...
發布時間:
2019
-
01
-
03
瀏覽次數:96
又有一家銀行收到了地方銀保監局的罰單,原因是其在銷售保險過程中出現了違規違法行為。12月24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下稱“郵儲銀行”)石獅支行和安溪支行同時收到了來自中國銀保監會福建監管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原因相同,均為在代理銷售太平洋人壽保險產品時,存在客戶信息不真實的違法行為,分別罰款10萬元和21萬元,并責令改正。而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郵儲銀行是近3個月以來,第5家因保險銷售違規而收到地方銀保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銀行機構。為何銀保違規亂象屢禁不止?3個月內5家銀行受罰《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銀保監會近3個月來開出的行政罰單發現,從10月至12月24日,將近3個月的時間內,包括北京、上海、福建等在內的十余個地方銀保監局,共計開出了行政罰單333張。上述罰單中,有郵儲銀行、工商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和平安銀行在內的5家銀行,因為保險銷售違規被罰,共計罰款金額164萬元,其中被罰的主要原因集中在電話銷售誤導方面。具體來說,在銀行銷售保險的過程中,“欺騙投保人”是最常見的違規規法行為。除此之外,“客戶信息不真實”、“報送錯誤的監管報表”、“未取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從事保險代理業務”等問題也同樣存在。●12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福建監管局連開三張罰單,其中有兩張是對郵儲銀行兩個分行的處罰,合計罰款31萬元,原因均為其在銷售太平洋人壽保險產品時存在客戶信息不真實的違法行為。...
發布時間:
2018
-
12
-
28
瀏覽次數: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