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信息網絡技術加速創新,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成為“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復蘇的新引擎。各主要國家紛紛將發展數字經濟作為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重塑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并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取得的創新成果融合于實體經濟各個領域,圍繞新一輪科技和產業制高點展開積極競合。基于此,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依托中國電子學會的專業研究團隊,深入分析全球各國數字經濟主要戰略,調研走訪在數字經濟領域具備領先水平和突出能力的典型企業,系統梳理了國內外頂尖學者的最新觀點,以及權威智庫和知名戰略咨詢公司的公開成果,對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做出十點研判,具體如下:一、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成為新的關鍵生產要素人類生產、生活及治理的數據基礎和信息環境正在得到大幅加強和顯著改善,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持續普及部署,智能終端和傳感器加速應用滲透,人、機、物逐步交互融合,與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相關的各項活動已啟動全面數字化進程,呈現出從被動到主動、從碎片到連續、從單一分離到綜合協同的三大轉變,源源不斷地產生著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的海量數據,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和潛力。數據已成為與資本和土地相并列的關鍵生產要素,被不斷地分析、挖掘、加工和運用,價值持續得到提升、疊加和倍增,有效促進全要素生產率優化提升,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新動能。圖1 新摩爾定律主...
發布時間:
2018
-
09
-
05
瀏覽次數:224
作為“中國糧倉”,咱河南將更給力——8月23日,從省政府獲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加快建設糧食經濟強省的實施意見》,河南將打造一批“河南好面”“河南好油”,讓更多河南造的優質食品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建設現代糧食產業體系 《意見》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適應我省省情和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進一步促進國家糧食安全,帶動農民增收。 綠色優質糧食產品有效供給穩定增加,全省糧油優質品率提高20個百分點左右;糧食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6%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92%,主食品工業化率提高到65%以上;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以上的糧食企業數量達到10個以上,10億元以上的糧食企業數量達到100個以上,大型糧食產業集群和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增強;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數量達到1000個以上,糧食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達到100個以上,糧食科技創新能力和糧食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推進“互聯網+糧食”行動 我省將以全產業鏈為紐帶,整合糧食加工、質檢、物流、倉儲、銷售以及科技等資源,支持建設糧食產業園區。《意見》中提到,要先行建設鄭州、濮陽、周口、南陽、駐馬店、信陽等現代糧食產業發展示范園區(基地)。吸引主銷區企業到我省投資建設糧源基地和倉儲物流設施,支持我省企業到主銷區建立營銷網絡,加強產銷區產業合作。 根據《意見》,我省將推進“互聯網+...
發布時間:
2018
-
08
-
29
瀏覽次數:221
財政部部長劉昆28日表示,將堅持標本兼治,依法依規管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劉昆是在受國務院委托向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作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時作出上述表述的。 劉昆表示,下一步,將從五方面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管理: 一是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督促整改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購買服務中的不規范行為,嚴禁各種違法違規擔保和變相舉債。 二是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省級政府對本轄區債務負總責,省級以下政府各負其責,重點加強對高風險地區債務化解力度。 三是進一步完善地方建設項目和資金管理,強化財政約束,有效抑制地方不具還款能力的項目建設。 四是持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嚴肅問責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做到終身問責、倒查責任。 五是研究出臺加快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等制度辦法,加快推進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健全債務管理長效機制。 劉昆說,今年以來,我國積極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進一步完善監管政策,從規范金融企業...
發布時間:
2018
-
08
-
29
瀏覽次數:238
8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2018 年 7 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趨勢監測報告》。2018年1—7月份,全國新增意向投資項目投資額同比增長3.1%,增速比1—6月份回落3.8個百分點。三大板塊投資發展趨勢情況。2018年1—7月份,基礎設施、制造業、房地產業新增意向投資額分別同比增長-35.2%、12.4%、38.1%,增速比1—6月分別回落1.7、11.3、0.5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板塊中,新增意向投資額同比增速較快的是郵政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同比降速較快的是管道運輸業、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道路運輸業,降速超過40%。板塊中占比前三位的是公共設施管理業、道路運輸業、鐵路運輸業,分別為28.3%、25.2%、15.4%。制造業板塊中,新增意向投資額同比增速較快的是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速均超過50%;降速較大的是煙草制品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降速均超過30%。板塊中占比前三位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分別為9.9%、9.2%、8.7%。房地產板塊中,新增意向投資額同比增長38.1%,增速基本平穩。2018年7月份,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數據顯...
發布時間:
2018
-
08
-
28
瀏覽次數:239
設立政府引導基金有利于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放大效應,增加創業投資資本供給,減小通過市場配置創業投資資本帶來的市場失靈問題,但部分地方政府引導基金五花八門,各個部門競相設立不止一只基金,基金數量和類型增長過快,大有一哄而上的架勢,要注意防范其中的風險。自2002年我國首只政府引導基金“中關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成立至今,政府引導基金已走過16年歷程。第三方研究機構投中研究院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國內共成立1171只政府引導基金,總目標規模達5.85萬億元。2012年至2017年期間,引導基金數量、資金規模快速膨脹,到2017年底至2018年初,基金的數量和目標規模增速相對放緩,數量和目標規模同比增長率分別為9.79%和20.65%。如何看待引導基金快速發展的現象?怎樣管好用好政府引導基金?經歷5年發展“黃金期”政府引導基金是由政府出資并吸引社會資本,不以營利為目的,以股權或債權等方式投資于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或新設創業風險投資基金,以支持創業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自2005年到2017年間,監管部門先后發布《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政府投資基金暫行管理辦法》《關于財政資金注資政府投資基金支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等10個文件,這些規章制度初步勾勒出政府引導基金的管理架構:政府出資設立投資基金,應當由財政部門或財政部門會同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報本級政...
發布時間:
2018
-
08
-
27
瀏覽次數: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