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制造業減稅降費“打響第一槍”。據專家測算,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和企業電信資費的規模合計將超過1000億元。
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制造業穩增長的措施,穩定經濟發展的基本盤。會議指出,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繼續實施以制造業為重點的減稅降費措施。推動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和企業電信資費,全部放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繼續實施以制造業為重點的減稅降費政策,一方面會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給制造企業帶來更多利益,另一方面減稅降費還具有結構調整功能,有利于引導企業增加技術研發投入,促進制造業實現轉型發展,進而帶動整體產業結構升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只有給制造業企業進一步減負,才能進一步促進制造業投資和發展,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環,而減稅降費將是重要的降低制造業成本的措施,有助于制造業穩步提質增效。
2019年,深化增值稅改革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有效激發了企業發展信心和創新活力。
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2019年前10個月,全國實現減稅降費19688.94億元。其中,4月份-10月份,制造業及批發業增值稅減稅4598.83億元,減稅幅度25.7%。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丁臻宇表示,目前我國制造業增值稅率已經下調至13%,仍有下調空間。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對制造業減稅降費能夠對經濟企穩回升起到重要作用。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以改革推動降低涉企收費。深化電力市場化改革,清理電價附加收費,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
近日國家電網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國家電網超額完成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10%的目標,降低客戶用電成本915億元;2019年全面完成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低10%的任務,降低用戶成本負擔641億元。兩年降低總額達1556億元。
2019年,國家還確定降低移動網絡流量和中小企業寬帶資費全年約1800億元。
“進一步推動制造業降低用電和電信資費是制造業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的重要方面”,劉向東表示,如果按照以往工商企業降低用電成本規模800億元-1000億元,制造業占用電規模的六成左右,預計降低用電成本規模約500億元-600億元;倘若再按2019年電信資費降低規模約1800億元,制造業企業用戶占到三分之一計算,降低電信資費成本規模可達600億元。
張依群表示,當前針對制造業的減稅已經達到一定量級規模,下一步重點應放在降費上,特別是降低用電、電信、交通等具有明顯壟斷性的行業收費,進一步激發制造業的增長潛力和活力。此外,還要從構建市場機制和自由公平競爭入手,讓減稅降費形成穩定機制。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制造業穩增長的措施 穩定經濟發展的基本盤
部署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 推動服務業優結構上水平
通過《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草案)》 更好保障質量安全促進產業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促進制造業穩增長的措施,穩定經濟發展的基本盤;部署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優結構上水平;通過《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草案)》,更好保障質量安全、促進產業發展。
會議指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制造業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要用改革辦法和市場化措施,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動能,促進制造業穩增長。一要推進改革創新。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繼續實施以制造業為重點的減稅降費措施。推動降低制造業用電成本和企業電信資費,全部放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方式,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鼓勵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股權投資、債券融資等更多向制造業傾斜。加大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二要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制造。更好發揮民營和中小企業在制造業投資中的作用,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運用先進適用技術升級傳統產業,推動重大創新技術和產品應用、工業基礎能力提升、新動能成長,提高勞動生產率。三要擴大制造業開放。清除影響制造業開放政策落地的各種障礙,鼓勵企業面向國際市場參與競爭、開展合作。完善規劃、用地、用海、能耗等政策,推進制造業重大內外資項目盡快落地投產。鼓勵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更大力度承接產業轉移和吸引外資。四要深挖內需潛力。完善促進汽車產業改革發展的措施。推動適應國內需求的工業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豐富消費者選擇。
會議確定了加快承接服務外包能力建設、推動轉型升級的措施。一是運用信息技術推進“服務+”,堅持包容審慎原則,支持發展眾包、云外包、平臺分包等新模式和服務型制造等新業態。提升醫藥研發、設計、會計、法律等領域承接服務外包競爭力,提高“接單”能力和“交單”水平。二是深化服務外包領域“放管服”改革。逐步將服務外包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對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行業提供服務出口所需進口料件開展保稅監管試點。三是將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經驗做法向更多地區推廣,修訂《服務外包產業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深化服務外包產業開放,推動向高附加值業務轉型升級,為年輕人特別是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多崗位。
會議通過《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草案)》,按照放管并重要求,規定對化妝品產品和原料按風險高低分別實行注冊和備案管理,并簡化流程;完善監管措施,明確企業對化妝品質量安全的主體責任,加大違法懲戒力度,大幅提高罰款數額,增加對相關責任人的罰款、行業禁入等罰則,促進發展質量安全有保障、廣大消費者喜愛的化妝品和“美麗產業”。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