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河南省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重大工程的通知
信陽、駐馬店、周口、漯河、商丘、平頂山、南陽市人民政府,固始、新蔡、永城、汝州、鹿邑縣(市)人民政府,省有關單位: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貫徹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和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辦〔2019〕34號),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河南省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重大工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19年5月30日
河南省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重大工程
一、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2019年開工,開展河道疏浚、鋪設輸水管道,新建梯形泵站、加壓泵站、調蓄水庫和輸配水建筑物等,2022年完成骨干工程,同步推進配套工程建設。爭取2030年向我省調入長江水5億立方米,構建豫東南骨干水網,有效緩解商丘、周口、永城、鹿邑等地水資源短缺問題,改善當地河道水生態環境,改變地下水超采局面。(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發展改革委)
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程。深入挖掘商丘隋堤、通濟渠夏邑縣段、歸德府等遺產文化資源,加快實施商丘南關汴河碼頭遺址公園、通濟渠夏邑濟陽鎮段遺址展示工程,統籌推進歸德府修繕保護、濟陽古鎮保護性開發等歷史古城鎮保護工程,塑造一批具有歷史風韻、中原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用好運河歷史遺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圍繞商丘古城文化、火文化、商文化等打造一批文化產業園,推動文化、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文物局)
三、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工程。突出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重點領域,推動布局優化、技術創新、內外聯動、載體提升、生態構建,打造一批龍頭帶動明顯、配套協作緊密、生態優勢突出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聚焦綠色安全、營養方便、質量效益,圍繞肉、面、油、乳、果蔬制品五大領域,打造漯河、周口、駐馬店、信陽4個千億級,臨潁、遂平、虞城、潢川、沈丘等13個百億級食品產業集群。發揮尼龍產業規模技術優勢,擴大工業絲、氣囊絲、切片、工程塑料等終高端產品,推動尼龍66和尼龍6協同發展,實施平煤神馬尼龍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平頂山千億級尼龍新材料產業集群。以輸變電設備、紡織服裝、新型材料、現代家居等產業為重點,培育形成平頂山高新區電氣裝備、信陽高新區家具廚衛、民權制冷電器、西平服裝產業、寶豐不銹鋼、舞鋼特鋼及特種裝備、平輿皮革皮具、商水紡織服裝、桐柏氯堿化工、淮陽塑料制品、太康紡織印染等22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
四、特色農業集群培育工程。發展優質蔬菜、花卉苗木、茶葉、食用菌、中藥材、水產品、煙葉等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快龍頭企業培育,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農業集群。以扶溝、西華、太康、西平、葉縣、平輿等26縣蔬菜企業為主體,培育優質蔬菜核心產業集群。以潢川、光山、遂平、永城、淮陽等5個縣為重點,培育優質花卉苗木核心產業集群。以信陽市浉河、光山、平橋、固始等8縣和南陽桐柏等縣茶葉產業為龍頭引領,培育優質茶葉核心產業集群。以泌陽、魯山、夏邑、舞陽、遂平、沈丘等18縣食用菌產業為龍頭引領,培育優質食用菌核心產業集群。以固始、潢川、羅山、桐柏等11個稻田生態宜漁區,丹江口水庫、宿鴨湖水庫等大中型水庫,葉縣、桐柏、民權等9個省級水產良種場為重點,培育優質水產品產業集群。以大別山商城、新縣、淮濱、確山、泌陽8縣和豫東平原虞城、夏邑、柘城、鄲城、鹿邑等5縣為重點,培育優質中藥材核心產業集群。(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
五、物流樞紐建設工程。依托交通運輸大通道、大型專業市場、大型廠礦、產業集聚區等,引進培育一批資源整合能力強、運營模式先進的樞紐運營企業,加快建設周口港口物流產業集聚區、漯河臨港物流產業園、信陽金牛物流產業集聚區、公鐵水一體化淮河淮濱港物流園區等一批物流設施集群和區域物流活動運營組織中心,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和區域性物流樞紐。(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六、淮河特色旅游開發工程。依托淮河流域良好生態資源和豐富文化遺存,推動商丘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淮陽龍湖國家級濕地公園、淮源風景名勝區等景區創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爭取雞公山核心景區升級為5A景區,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特色村和精品民宿,加快建設新縣將軍故里、竹溝革命紀念館、桐柏革命紀念館、扶溝吉鴻昌將軍紀念館等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項目,與湖北、安徽等省共建大別山紅色圣地游、中原解放戰爭戰地游紅色精品線路。(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
七、鐵路網絡優化工程。完善鐵路網結構,增加鐵路網密度,擴大鐵路網覆蓋面,推進沿淮市縣加快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絡。重點推進10個重大項目建設,省內總里程約3000公里,總投資約3000億元。2019年建成鄭萬高鐵、鄭阜高鐵、商合杭高鐵,總里程約609公里。2019年開工建設京雄商高鐵,總里程26公里?!笆奈濉逼陂g,建成三門峽至江蘇洋口港鐵路593公里,開工建設京九高鐵阜陽至黃岡段134公里。研究推動寧西高鐵、南陽經駐馬店至阜陽鐵路、信陽至隨州高鐵、濮陽經開封至潢川鐵路和洛陽至平頂山至漯河至周口城際鐵路。(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八、公路通達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設高等級、廣覆蓋公路網,圍繞擴容主通道、打通“斷頭路”、疏通“瓶頸路段”,重點推進13個高速公路重大項目以及普通干線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建設,總投資約1300億元。2019年,建成投用商南高速公路周口至南陽段、淮信高速息縣至邢集段,總里程約294公里;爭取開工建設許昌至信陽高速公路、安陽至羅山高速公路上蔡至羅山段及濮陽至湖北陽新高速公路寧陵至沈丘段,總里程約474公里。適時開工建設安陽至羅山高速公路羅山至豫鄂省界段、沿大別山高速、濮陽至湖北陽新高速公路民權至豫魯省界段、沈丘至豫皖省界段、淮濱至豫皖省界段、商城至豫皖省界段、桐柏至鄧州高速公路。規劃研究信陽至隨州(豫鄂界)等高速公路。2020年,改建完成G328平輿至驛城區段、G343永城境;2022年,改建完成G343商丘境等;有序推進G220、G312、G344、S205、S223、S225、S330、S324、S325等部分路段升級改造,升級改造G311、G312、G329等豫皖省際通道。(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
九、航運開發建設工程。加快淮河干支線航運開發、航道整治和疏浚,打通淮河、沙潁河出海通道。重點推進5個重大項目建設,總投資約82.8億元。到2020年,新建淮河淮濱至息縣航運工程淮濱段、沙河漯河至平頂山航運工程漯河至北汝河口段、沙河漯河至平頂山航運工程北汝河口至平頂山段Ⅳ級航道150公里,升級改造沙潁河周口至省界Ⅳ級航道90公里。“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淮河淮濱至息縣航運工程息縣段Ⅳ級航道80公里。(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
十、大別山革命老區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在息縣淮河干流興建樞紐工程攔蓄淮河水,在淮河兩岸建設城市供水工程和灌區工程,配套建設供水管線、干支渠及各類配套設施,預計總投資53.65億元。到2022年,力爭工程全部完工,每年可向息縣、潢川提供城市供水1億立方米以上,在息縣、淮濱發展灌區面積35萬畝以上,有效改善區域水環境、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確保糧食穩產增產。(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發展改革委)
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印發河南省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重大工程的通知
南陽、洛陽、三門峽、駐馬店、鄧州市人民政府,省有關單位: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南省貫徹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和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的通知》(豫政辦〔2019〕34號),經報請省政府同意,現將《河南省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重大工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19年5月30日
河南省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重大工程
一、優勢產業集群壯大工程。以重點龍頭骨干企業為主體,以集群式發展為主要路徑,著力完善產業鏈條和專業協作配套能力,突出新興產業培育和重點產業轉型,打造一批帶動明顯、配套協作緊密、生態優勢突出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壯大南陽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紡織服裝等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鄧州增材制造、西峽和淅川汽車零部件、鄧州和新野紡織服裝、欒川鎢鉬新材料、泌陽農產品深加工、方城軸承和超硬材料等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
二、旅游強縣創建工程。依托南水北調水源區等良好生態資源和豐富文化遺存,推動欒川、嵩縣、盧氏、西峽、南召等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嵩縣白云山、內鄉寶天曼、西峽老界嶺、欒川老君山和雞冠洞、盧氏豫西大峽谷創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加快老界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臥龍崗武侯祠景區、古宛城和古鄧州保護利用等項目建設,打造一批鄉村旅游特色村和精品民宿。與湖北、陜西聯合創建一批精品旅游線路。(責任單位:省文化和旅游廳、生態環境廳)
三、區域性物流中心建設工程。以冷鏈物流、快遞物流和電商物流為重點,堅持規劃先行、創新驅動,持續優化空間網絡體系,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創新技術業態模式,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全面提升物流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南陽國家級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和國家區域流通節點城市建設。重點推進南陽傳化宛美公路港、南陽萬邦物流園、鄧州萬里物流園、泌陽匯融物流園、西峽公鐵聯運物流園等項目建設,建成2-3家省級示范物流園區,培育壯大2家以上省物流業領軍企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
四、鐵路網絡優化工程。2019年建成鄭萬高鐵河南段,省內總里程350.8公里,總投資402.4億元,蒙西至華中鐵路煤運通道,省內總里程337.3公里,總投資386.6億元。爭取國家盡快組織實施呼南高鐵豫西通道,規劃研究寧西高鐵。研究推動南陽經駐馬店至阜陽鐵路,省內新建線路約234公里,計劃總投資117億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五、公路水運通達能力提升工程。構建高速公路內聯外通網絡,重點推進12個高速公路項目,2019年建成商南高速公路周口至南陽段,全長195.5公里,總投資151.5億元,開工建設鄭西高速雙龍至西峽段、澠淅高速公路西峽至淅川段、洛寧至欒川段、欒川至盧氏段高速公路,總里程192.4公里,總投資337.8億元。2020年建成鄭西高速堯山至欒川至雙龍段,總里程127.2公里,總投資173.8億元。與鄰省同步開工澠淅高速公路淅川至豫鄂省界段、焦作至唐河高速公路方城至唐河段、盧氏至豫陜界高速,總里程171公里,總投資201億元。適時開工南陽至渠首、桐柏至鄧州高速公路,總里程245公里,總投資215億元。研究謀劃方城至西峽等高速公路項目。有序推進國省道升級改造,改造G220、G241等國省道省際通道。2020年建成環丹江口庫區公路147公里。依托唐白河等漢江支流構建通江達海內河航道,2025年建成唐河社旗至省界航運工程,建設Ⅳ級航道128公里,新增500噸級泊位15個以上,總投資61億元。(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
六、老灌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建設工程。以水生態修復、水源涵養、污染防治為著力點,采取治污、控源、修復等綜合性措施,在水資源消耗、主要污染物削減、制度創新等方面集中整治和重點攻關,促進流域經濟社會與水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實施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農村環境整治、生態循環農業、生態清潔小流域、水源涵養林建設與保護等10類45個項目。到2025年,流域水環境質量穩定達到Ⅱ類水質,總氮濃度滿足水功能區劃要求,水源涵養能力持續增強,水資源利用更加高效,經濟社會發展與水源保護協調性顯著提高。(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七、能源輸送網絡建設工程。突出節能優先、綠色發展、經濟可靠和安全保障,健全能源輸運儲備網絡,完善輸運管網和儲配設施。加快外電入豫、外氣入豫重大工程建設,建成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加快西氣東輸三線中段(河南段)、潛江—中原儲氣庫群輸氣管道工程(河南段)等國家油氣干線和豫西南LNG應急儲備中心(唐河)建設,研究謀劃鄧州、新野等縣域天然氣管道建設。推進天然氣管道擴展延伸,逐步形成覆蓋全省多環多支、互聯互通的天然氣供應網絡。(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八、靜脈產業園區建設工程。以城鄉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處置為重點,科學有序布局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醫療廢物處置、建筑垃圾和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加快南陽、鄧州、鎮平、唐河、方城、西峽、泌陽等縣(市)靜脈產業園建設,提升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大幅提高餐廚垃圾、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推動各類城鄉低值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九、特色農業集群培育工程。以現代畜牧業、高效特色農業為重點,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打造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化集群。以鄧州、唐河等縣(市)為重點,加快建設糧食產業集群。以鄧州、泌陽、唐河、內鄉、新野、淅川等縣(市)為重點,加快建設生豬、黃牛等現代畜牧、優質水產產業集群。以西峽、泌陽、盧氏、欒川、鄧州、方城等縣(市)為重點,加快建設香菇、木耳、獼猴桃、黃金梨等優質食用菌和林果產業集群。以嵩縣、盧氏、淅川、西峽等縣為重點,加快建設山茱萸、柴胡、連翹、金銀花、裕丹參等中藥材產業集群。以南召、唐河為重點,加快建設玉蘭、梔子等花卉苗木產業集群。(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
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工程。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田間工程建設,大力推廣綠色增產模式,打造一批糧食產量超5億斤的產糧大縣和超10億斤的超級產糧大縣,建成一批高標準永久性糧田示范區、縣級萬畝高產示范片和畝產超噸糧的高標準農田。(責任單位:省農業農村廳、發展改革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