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記者從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工作推進會上獲悉,我省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到2022年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00個,其中2019年、2020年各創建30個,2021年、2022年各創建20個,帶動建設一批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到2025年建成以國家級為龍頭、以省級為骨干、以市級為基礎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
近年來,我省農業取得長足進步,市場供給效率逐步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但對標農業強省,我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依然不足,農產品加工業大而不強,先進裝備和精深加工能力低,產業質量效益不夠高。現代農業產業園是農業生產力新的組織方式,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通過打造完整產業鏈,集聚先進現代生產要素,集生產、加工、科技、營銷為一體,優化資源配置、促進三產融合、推動轉型升級,有力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我們牛場采用資源循環利用模式對糞污就地進行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牛糞制成的有機肥,不僅滿足了周邊花卉、蔬菜水果的種植,還遠銷河北、廣東、重慶等地,僅有機肥一項就可實現產值5000萬元,形成了糧-草-牛-糞-肥-田-有機農產品的農業生態良性循環”,在推進會觀摩環節泌陽縣夏南牛雙廟養殖科技示范場,河南恒都夏南牛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建華的介紹吸引了眾多與會者。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圍繞優勢特色農業,以規模化種養為基礎,以產業興旺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必須強化產業鏈思維。雙廟養殖場只是泌陽縣夏南牛現代農業產業園的一個鏈條,整個園區已經集聚了檢驗檢測、研發雙創孵化、電商物流、加工倉儲、商貿物流、夏南牛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
“圍繞夏南牛,產業園去年實現總產值185億元,輻射帶動3.7萬人,園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縣38%。”泌陽縣委書記張樹營在發言時介紹。
全產業鏈的效應同樣在正陽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上演。花生秸稈可用來飼養奶牛、湖羊,花生殼是做枕頭的好原料,花生蛋白花生肽則是高附加值營養品,一粒花生從果到殼“吃干榨凈”,花生綜合利用率達到100%,真正形成了一條花生全產業鏈條。
目前,正陽花生、溫縣小麥制種懷藥、泌陽夏南牛和延津小麥4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清豐食用菌、柘城辣椒、扶溝蔬菜等30個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者。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下一步要科學規劃布局產業園,全力推進產業園三產融合,突出產業園質量興農導向,強化產業園科技支撐,創新完善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組建產業化聯合體,帶動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持續帶動農民增收。”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表示。
另據記者了解,圍繞全省小麥、花生、草畜等優勢特色產業,國開行河南省分行將發揮開發性金融長期、大額、低成本優勢,大力支持國家級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支持全省到2022年創建10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努力在今年年底前實現2-3個項目落地,到2022年支持不低于50個產業園建設,支持總額不低于500億元。